蔡總統宣布義務役役期將延長為1年,同時提出一系列改善役男訓練內容的方案,不過軍事專家分析,國內的兵科訓練基地、三軍聯訓基地和靶場嚴重不足,而且場地使用有許多限制,大多數一年期役男恐怕都難以達到預期的訓練課目,使得國防部畫的大餅多數變成虛幻的鏡花水月。

國防部在義務役役期延長為一年的規劃方案中,強調役男可接受8週的基礎訓練、18週的駐地訓練、7週的專精訓練、13週的兵科基地訓練和6週的聯合演訓;另外強調在一年服役時間內,步槍兵實彈射擊數不低於800發。

不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指出,台灣本島能實施營級步兵基地訓練的場地,只有湖口北測中心和白河南測中心;三軍聯訓基地則只有屏東保力山,這些基地現階段就已經飽和;使多數常備旅的聯兵營每一年半才能實施一次兵科基地訓練,每二年才能實施一次聯合作戰訓練。

揭仲分析,兵科訓練基地和三軍聯訓基地的面積需求大,又要和民宅保持一定距離才能進行各種武器實彈射擊,短期內根本無法增加,因此大多數的一年期義務役士兵恐怕都無法接受最重要的基地訓練和聯合作戰訓練,使國防部畫的大餅多數變成虛幻的鏡花水月;假如國防部為此削減常備部隊聯兵營的訓練週數,甚至減少聯兵營的數量,將直接導致整體戰力大幅下滑,反而得不償失。

揭仲並指出,國軍士兵實彈射擊的數量和方式之所以長期無法改善,除了訓練流程有待改進外,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軍方的靶場不但數量不足、而且使用限制又多,恐怕也難以達到每位役男800發實彈射擊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在2024年義務役開始延長之前,國防部只有一年的時間來處理訓練基地不足、靶場不足與靶場使用限制太多等困難,恐怕根本不可能有多少具體的改善,使得這些規劃絕大多數難以落實。(李人岳報導)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